《巿场预测》
  • 铁矿石长期价格—工业架构的命运
    2017-06-12 16:55:47
  • 中国需求增长动态下的钢及铁价
作者﹕世纪矿业数据库

    让分析师出乎意料的是,铁矿石第一季度底表现仍十分坚挺,——尽管世界两大铁矿,淡水河谷于巴西的5110矿及澳洲Roy Hill矿的产量攀升。基于市场动力方面,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动,因而许多人认为目前价格坚挺仅是偶然事件,认为长期的铁矿石价格呈“消极”状才是必然的。
 
    真正的疑问在于预测长期价格时:如考虑从基本供应面及需求面数据来分析,是否将出现两种价格结果?作者认为在钢、铁矿产业现有的结构下,相同的基本面分析后将可能有两种结果:一个偏低的铁矿石长期平衡点价价,或一个由有定价权力的团体定下较高的铁矿石价格。
      

中国仍是关注焦点
    本世纪来,中国始终在铁矿产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仍将维持数个十年。中国拥有不少大型基建项目及房地产项目,但是其铁矿石储量却少而且品位低。因而该国铁矿石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占总用量近90%,因此不可避免地失去定价权利。
 
    我们观察到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变化受钢铁产量增长驱动,中国进口了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的70%,从2015年始到今已超过 10亿吨/年。下图显示近年来中国钢铁需求对钢及铁矿价格的影响。
 

真正自由的市场:建造业驱动需求
    钢和铁矿石联系紧密,因而难以辨明是其中何者在推动铁矿石市场。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中国建造业市场。中国成功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房屋改革并演化成 14亿人民的市场经济。中国房地产业的蓬勃释放了非凡的市场力量,在这十五年及以后不止国内甚至全世界都感受得到 。除了房屋需求以外,中国的庞大经济已发展到既有资金亦有专业技术来支持和从事空前的超大规模基建项目,因此令已经超高的钢铁需求再附加更多的量。为更易看到两者的相关性,下图清晰显示本世纪头10年,中国的增长怎样刺激钢价及铁价。
 
    自2014年中国钢产量攀顶来,钢及铁价已然下滑。然而,近2年来在中国的新常态下价格已得到校正和有所恢复。
 
    从今往后,在“一带一路”的刺激下,通过利用中国现在更新的钢铁产能将可以满足长期需求,当中大部分使用最具规模和最先进和高效能的生产能力。
 

定价机制的革命性转变
    上图所显示钢价及铁价的相关性,而下图所显示的是,以一定的合适规模,这两钟商品怎样互相跟随也显示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一家主要铁矿生产商首推的计价制度改变。就是这段时间全球钢、铁交易价格抛弃了以年度基准价为基础的长期合约制度。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在长期合约制度下提供了资本密集型炼钢和铁矿石业务数十年的稳定性,但铁矿生产商在价格竞赛是落后于钢铁。当钢铁价格涨速加快,就矿大了钢铁和铁矿石的价差。一直到这定价机制奔溃时,该空间才开始缩小。在这一段时间,制钢公司表现优于铁矿生产商,因为当时的计价制度是对铁矿产业有所不利。
 

由利伯维尔场到强劲的寡头垄断
    铁矿生产商意识到自己的劣势并醒悟到其作为寡头的定价权力,铁矿石生产商采取进攻手段,解除长期合约制度推动行业进入新的现货市场制度。
 
    除了寡头垄断该行业外,该制度对行业高度集中的铁矿石相比板块较分散的制钢产业更具冲击力。在2015年,前5的铁矿生产商占据了全球70%海运铁矿石市场并继续增长,反而前5的钢生产商则仅占全球产量的17%。
 
    现货市场制度和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所产生的净效应使铁矿生产商能够在市场基础上占据钢铁价格的较高份额。相对于以成本加成计价为基础的定价模式,矿商们可以采用完全以市场定价的模式,并且在钢铁价格上涨时可以得到最大化利润。
 
    工业架构随着时间演变不断变化,并形成了经济发展及商业合并的结果。以现有钢及铁矿架构下将会主宰定价制度持续一段时间,或起码在本个周期结束。历史总是会周而复始,总存在某些因素可以扭转整个局势,譬如改变定价机制。或许长远来看,整个工业或会回到以稳定收益为前提,高资本集中的工业或会回归旧有的有规律定价机制。奇事层出不穷。